2020年岁末,一面锦旗出现在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的墙上, “尽职尽责关爱百姓,为民排忧情深似海” ,落款是吉林省舒兰市市民。这面锦旗背后的故事耐人寻味,一段佳话由此娓娓道来。
事情追溯到2013年
2013年秋天,广袤的东北平原一望无际,成熟的水稻绵延起伏。秋高气爽下稻穗飘香,又到吉林省舒兰市水稻丰收开镰的日子。然而,有人欢喜有人忧,望着辛勤劳作一年的成果、望着田中伸手可得的稻谷,却愁怀了环城街道缺劳力的贫困户……北方的秋天虽然美丽但却很短暂,可供收获的日子更是屈指可数,屯子里的农户们都在分秒必争地抢收自家的稻谷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劳力支援他们。
辛勤的耕耘就为了此刻的收获,一旦错过了收获节气,稻谷不能如期入仓,那一年的劳作就白废了,想到这里五保户老王心急如焚,扶着拐杖蹲坐在田埂边欲哭无泪。“你是不是没人帮忙收水稻,我可以帮助你不收钱。”一个带着浓重苏北口音的汉子把收割机停在田埂边探出身子说道,老王靠着拐杖缓缓站起来,疑惑地打量着这个皮肤黝黑的外地人,随即上前紧紧握住对方的双手不放。“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太及时了啊,我该怎么谢你?” 老王激动地语无伦次,泪流满面。“你们屯上4家贫困户的情况支书都和我说了,我愿意以后每年都免费帮你们收割水稻。”
一干就是六年
这面锦旗的主人公,是家住南通市通州区刘桥镇极孝村的农机手刘金华,一个质朴无华信守承诺的苏北汉子,为了这份承诺老刘一干就是六年。年复一年岁月更迭,变幻的是节气和冷暖,不变的是承诺和初心。中途4家贫困户实在过意不去,凑出5000元收割费汇给老刘,老刘却在第一时间退回,无奈大家制作了一面锦旗寄来,以表达由衷的感谢,奈何锦旗几经辗转遗失了,最终大家决定将锦旗直接寄到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质朴的民风需要传承,善良的爱心更需要延续,老刘的感人事迹就像一股冬日暖流,滋润并激励着每一位江海儿女无私奉献的心灵。
近年来,通州区农机主管部门切实加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管理和协调,积极搭建农机跨区作业信息平台,维护跨区作业秩序,大力开展农机保险,加大农机执法检查力度,为跨区作业保驾护航,为农民丰收、社会稳定奠定基础。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