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启东市东海镇兴旺村党总支书记陆溢波看望了93岁老党员戴学儒,为他送上了荣誉证书,看到自己的心愿了了,老人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据了解,戴学儒老人一直关心村公益事业,再次捐款5000元。
陆溢波向记者出示了一大沓发票,他告诉记者:从2010年起,截至目前,戴学儒坚持向启东市慈善基金会、启东市红十字会、村集体捐款49200元。
戴学儒1927年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3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税务征收员、北新税务员、圩角税务所长、惠萍供销社主任,1980年10月从兴垦食品站退休,退休后,老人与老伴回到老家兴旺村。
老人共有7个子女,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退休后,戴学儒的退休工资一开始每月只有59.5元。老伴患有脑梗塞、肺气肿等毛病,常年需要服药,老夫妻两人精打细算过日子。因为符合政策,1982年10月,老人转为离休干部。收入增加,手头宽裕起来,他便萌发了捐钱帮助他人的想法,后因老伴的病情加重,捐钱的事情暂时被搁置下来。
2010年3月份,戴学儒的老伴因病去世。料理完老伴的后事后,他便开始筹划捐钱的事情。他把7个子女全部召集回家,开了一个小型的家庭会议。“父亲要把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件积德行善的好事,我们都支持。”7个子女一致赞同。
戴学儒找到启东市慈善基金会,老人本想每月捐100元,但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往返不方便,便一次性捐了800元钱。拿着捐钱的收据,老人心情特别激动:“我终于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心里特别开心。”
戴学儒的热心肠在当地出了名,镇上有一个贫困生,父亲患精神病,无劳动能力,母亲离异改嫁,因为家庭贫困面临失学。有一次他在医院正好碰上住院的戴老,随便聊起,戴学儒二话没说,当即决定每学期资助孩子。
除了捐款外,戴学儒还发挥老干部作用,他善于做群众工作,经常和一些身边的村民谈心,不定期走访或电话联系村里困难户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动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老人腿脚不便,现在基本上坐在轮椅上,但老人关爱社会,奉献爱心的热情不减。就在上周,他委托子女打电话给村干部,表达再次捐款意愿。 老人告诉记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今天的生活。我将结余的部分工资奉献给社会、帮助社会上更需要的人,这是我个人心愿,我还会继续捐款。”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